建筑幕墻空氣聲直接傳聲隔聲性能檢測適用于有隔聲性能要求的圍護型建筑幕墻的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檢測。
一、檢測前準備
建筑幕墻空氣聲直接傳聲隔聲性能檢測所用試件和建筑幕墻空氣聲側(cè)向傳聲隔聲性能檢測所用試件的分格尺寸、構(gòu)造形式等應保持一致;兩種性能檢測所用試件的分格之間縫隙處理、試件與洞口之間密封方式也應保持一致。
試件安裝前,應預先核查試件的材料和構(gòu)造是否與設(shè)計相符。
檢測前,應測量并記錄試件的總面積、可開啟部分面積,檢查密封材料和組件間的密封狀況。應使用試件上的啟閉裝置將試件上可開啟部分正常啟閉5次,最后關(guān)緊。應僅使用試件上的啟閉裝置關(guān)閉試件可開啟部分,不得使用其他措施加強試件可開啟部分的密封程度。
對于隔聲性能受溫度影響較大的建筑幕墻,空氣聲直接傳聲隔聲性能檢測時,應將兩個房間的溫度控制在20℃±3℃,或者按照設(shè)計時所考慮的溫度進行控制。
注:對于某些帶夾層玻璃的建筑幕墻,其隔聲性能可能受檢測時的溫度影響較大。
二、檢測設(shè)備的校準
檢測前應采用符合GB/T15173規(guī)定的1級精度要求的聲校準器對接收系統(tǒng)設(shè)備進行校準。
三、平均聲壓級和混響時間的檢測
應按GB/T19889.3—2005第6章的規(guī)定,分別檢測聲源室內(nèi)平均聲壓級L1、接收室內(nèi)平均聲壓級L2和接收室的混響時間T。檢測的頻率范圍應符合檢測項目的規(guī)定。
四、背景噪聲的修正
1、接收室內(nèi)測得的任一頻帶信號和背景噪聲疊加后的總聲壓級與背景噪聲之差不小于15dB時,背景噪聲不需要修正。
2、接收室內(nèi)測得的任一頻帶信號和背景噪聲疊加后的總聲壓級與背景噪聲級之差大于或等于6dB且小于15dB時,應按以下式計算接收室的信號聲壓級:
L =10lg(10Lsb/10 - 10Lb/10)
式中:
L——信號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Lsb——信號和背景噪聲疊加后的總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Lb——背景噪聲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3、接收室內(nèi)測得的任一頻帶信號和背景噪聲疊加后的總聲壓級與背景噪聲級之差小于6dB時,應采取提高總聲壓級或降低背景噪聲級的措施后,進行重新測試,否則需在報告中明確說明。
五、隔聲量的計算
試件在各1/3倍頻帶的隔聲量R應按以下式計算:
R=L1-L2+10lgS/A
式中:
L1——聲源室內(nèi)平均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L2——接收室內(nèi)平均聲壓級,單位為分貝(dB);
S——試件洞口的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A——接收室內(nèi)等效吸聲面積,單位為平方米(m2)。
上式中接收室的等效吸聲面積A應按以下式計算:
(A)=55.3V/cT
式中:
V——接收室的容積,單位為立方米(m3);
c——接收室空氣聲的聲速,單位為米每秒(m/s);
T——接收室的混響時間,單位為秒(s)。
如果在任一頻帶,通過填隙墻的間接傳聲與透過試件的直接傳聲相比不可忽略,應按檢測步驟和修正方法的規(guī)定,對試件在該頻帶的隔聲量檢測結(jié)果進行填隙墻間接傳聲影響的修正。
六、計權(quán)隔聲量、頻譜修正量和隔聲性能等級的確定
1、根據(jù)測得的試件各頻帶的隔聲量R,應按GB/T50121-2005規(guī)定的方法確定該試件的計權(quán)隔聲量Rw、粉紅噪聲頻譜修正量C和交通噪聲頻譜修正量Ctr。
2、建筑幕墻空氣聲直接傳聲隔聲性能應以計權(quán)隔聲量與交通噪聲頻譜修正量之和(Rw+Ctr)作為分級指標,并按規(guī)定確定建筑幕墻空氣聲直接傳聲隔聲性能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