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50-2008《焊接接頭沖擊試驗方法》,與GB/T2650-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更改了“范圍”(見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b)增加了“術語和定義”一章(見第3章);
c)更改了“原理”為“通則”,并增加相關要求(見第4章,2008年版的第3章);
d)將“符號及說明”更改為“取樣代號”,并增加了字符的相關內(nèi)容(見第5章,2008年版的第4章);
e)將“符號示例”更改為“代號示例”,刪除了參考線的相關內(nèi)容(見第6章,2008年版的第5章)。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9016:2022《金屬材料焊縫破壞性試驗沖擊試驗試樣位置、缺口方向和檢驗方法》。
本文件與ISO9016:2022相比做了下述結構調整:
——將ISO9016:2022的5.1“取樣代號體系”中試樣取樣方法的相關內(nèi)容納人“通則”中(見第4章)。
本文件與ISO9016:2022的技術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用規(guī)范性引用的GB/T229替換了ISO148-1(見第4章、第7章和第8章),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增加可操作性;
——將“第二個字符”中“H”參考線RL更改為試樣縱向中軸線與熔合線/壓焊結合線的交點向母材表面引出的垂直線,將“第三個字符”中“S”更改為表示開缺口面平行于接頭/試件表面,將第三個字符中“T”更改為表示開缺口面垂直于接頭/試件表面(缺口穿過接頭/試件厚度)(見5.2、表1和表2),以提高可操作性,消除歧義。
本文件做了下列最小限度的編輯性改動:
——為與現(xiàn)有標準協(xié)調,將標準名稱改為《金屬材料焊縫破壞性試驗沖擊試驗》;
——刪除了參考文獻。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焊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5)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上海材料研究所、哈爾濱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遠川崎重工鋼結構有限公司、廈門歐圣斯科技有限公司、撫順市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所、北京新風航天裝備有限公司、安徽天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靜靜、王博、王濱、郝龍宇、李瑞、陳默、高怡斐、朱健、翟蓮娜、劉緒明、許鶴君、劉錦華、徐玉君、蘇金花、邰召勤。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1981年首次發(fā)布為GB/T2650-1981,1989年第一次修訂,2008年第二次修訂;
——本次為第三次修訂。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焊接對接接頭沖擊試驗的取樣代號、代號示例、試驗步驟和試驗報告。
本文件適用于金屬材料熔化焊和壓焊接頭的沖擊試驗。
本文件是對GB/T229的補充,包含了對接接頭試樣取樣代號及附加報告要求。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229金屬材料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GB/T229-2020,ISO148-12016MOD)
3.術語和定義
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
4.通則沖擊試樣應從焊接接頭橫向水平藏取,且試樣縱軸與焊縫長度方向垂直,可通過宏觀侵蝕確定缺口位置。
沖擊試驗應按GB/T229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溫度、取樣位置、試樣類型、試樣尺寸和缺口方位應符合相關應用標準的規(guī)定。
5.取樣代號
5.1取樣代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