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附件免費下載PDF完整版標準文件:JT/T 715-2022 道路交通氣象環(huán)境埋入式路面狀況檢測器.pdf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T/T715-2008《道路交通氣象環(huán)境埋入式路面狀況檢測器》,與JT/T715-2008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修改,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更改了路面干燥、路面潮濕、路面積水、路面水分子覆蓋物、冰點的定義(見3.1、3.2、3.3、3.4、3.5,2008版的3.1、3.2、3.3、3.4、3.8);
——刪除了凝霜、黑冰、除冰劑、露點溫度、靈敏度的術語和定義(見2008年版的3.5、3.6、3.7、3.9和3.10);
——刪除了處理單元的外形尺寸要求(見2008年版的6.2.3.2);
——將路面及路面下150px處溫度檢測更改為路面下不小于250px處溫度,并更改了檢測精度和檢測誤差(見5.3.2.3,2008年版的6.4.5);
——將路面干濕檢測更改為水膜厚度,并更改了測量范圍和測量精度要求(見5.3.2.4,2008年版的6.4.2);
——將除冰劑檢測更改為融雪劑濃度(見5.3.2.5,2008年版的6.4.3);
——更改了輸出接口的技術指標(見5.3.5,2008年版的6.4.7);
——將輸出周期更改為采樣周期(見5.3.6,2008年版的6.4.8);
——更改了交流電源中功率的技術要求[見5.4.1.1c),2008年版的6.3.1a)];
——更改了直流電源中功率的技術要求[見5.4.1.3c),2008年版的6.3.1c)];
——增加了通信方式和通信協(xié)議(見5.5);
——更改了路面溫度檢測方法,增加了檢測環(huán)境、檢測設備、檢測系統(tǒng)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體的檢測方法(見6.2,2008年版的7.2.2.5);
——更改了路面水分子覆蓋物檢測方法,增加了檢測環(huán)境、檢測設備、檢測系統(tǒng)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體的檢測方法(見6.3,2008年版的7.2.2.1);
——更改了融雪劑濃度檢測方法,增加了檢測環(huán)境、檢測設備、鹽溶液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體的檢測方法(見6.4,2008年版的7.2.2.3);
——更改了冰點檢測方法,增加了檢測環(huán)境、檢測設備、檢測系統(tǒng)配置等要求,提出了更具體的檢測方法(見6.5,2008年版的7.2.2.4);
——增加了水膜厚度檢測方法(見6.6);
——更改了產品標牌內容(見8.1.1,2008年版的9.1.1);
——更改了包裝標志內容(見8.1.2,2008年版的9.1.2)。
本文件由全國智能運輸系統(tǒng)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68)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北京中交國通智能交通系統(tǒng)技術有限公司、東南大學、維薩拉(北京)測量技術有限公司、無錫市杰德感知科技有限公司、張家口市高等級公路資產管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林、蔡蕾、高蘭達、李斌、韓磊、王新科、張建蒼、蔡勝昔、呂晨陽、張云、班偉杰、黃慶安、孟易。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2008年首次發(fā)布為JT/T715-2008;
——本次為第一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