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附件免費下載PDF完整版標準文件:DB13/T 5591-2022鍛(軋)鋼球硬度的檢測方法:洛氏硬度.pdf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鍛(軋)鋼球硬度檢測的洛氏硬度試驗的術語和定義、儀器設備、樣品、試驗步驟、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和試驗報告。
本文件適用于鍛(軋)鋼球表面、芯部和內部硬度的測定。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較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1部分:試驗方法
GB/T230.2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2部分:硬度計(A、B、C、D、E、F、G、H、K、N、T標尺)的檢驗與校準
GB/T230.3金屬材料洛氏硬度試驗第3部分:標準硬度塊(A、B、C、D、E、F、G、H、K、N、T標尺)的標定
YB/T081冶金技術標準的數(shù)值修約與檢測數(shù)值的判定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鍛(軋)鋼球表面硬度
鍛(軋)鋼球表面沿徑向0.5mm~1.5mm處的硬度。
3.2
鍛(軋)鋼球芯部硬度
距球心5mm圓周上的平均硬度,對于球磨機用120mm以下規(guī)格:
距球心15mm圓周上的平均硬度,對于半自磨機用120mm及以上規(guī)格。
3.3
鍛(軋)鋼球內部硬度
沿徑向自球心5mm處開始至表面每隔5mm的系列硬度。
3.4
鍛(軋)鋼球平均體積硬度
鍛(軋)鋼球按其不同特征位置的硬度和代表的體積進行平均的硬度。
4.儀器設備
4.1鍛(軋)鋼球硬度采用洛氏硬度計檢測,HRC刻度。
4.2檢測硬度前按照GB/T230.2相關要求,使用與鍛(軋)鋼球硬度相當?shù)臉藴视捕葔K核實硬度
計誤差,誤差超過0.5 HRC時,需要對硬度檢測值進行修正,其中標準硬度塊應符合GB/T230.3的
相關要求,其硬度范圍為59HRC~62HRC。
5.樣品
5.1生產過程中所取鍛(軋)鋼球,若其表面溫度高于50℃時,須放置室內冷卻,若檢測需要加快時,可采用室內風冷降溫,不得水冷,待鍛(軋)鋼球表面溫度降到50℃以下時,方可制樣。
5.2鍛(軋)鋼球表面硬度檢測用樣品,為鍛(軋)鋼球經過磨削加工形成檢測面和底面的樣品,其檢測面必須是經過磨床磨削加工而成,可以先經過磨樣機(粗砂紙)粗磨,再進行磨床精磨完成。
檢測面磨削沿徑向總深度為0.5mm~1.0mm,磨床磨削時每次進刀深度≤30μm,磨床磨削深度≥70μm。鍛(軋)鋼球檢測面加工完成后,需磨制與檢測面平行的底面,目視不得有傾斜,底面面積不得小于檢測面面積,以保證硬度檢測數(shù)值的準確性。
5.3鍛(軋)鋼球內部硬度和芯部硬度檢測用試樣,為自鍛(軋)鋼球取出的試片。首先利用線切割沿鍛(軋)鋼球徑向(大圓)切入,切入深度超過鍛(軋)鋼球球心5mm,然后按厚度10.5mm厚度切出。對切出的試片的兩個半圓平面進行磨削加工,磨削過程中充分冷卻,每次吃刀量不超過30μm,磨床磨削深度≥70μm,形成兩個平行的半圓平面,即為鍛(軋)鋼球內部硬度和芯部硬度檢測用試樣。
5.4使用磨床對檢測面加工過程中不得干磨,在磨削過程中應充分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