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456-2005《夾層結構彎曲性能試驗方法》,與GB/T1456-2005相比,除結構調(diào)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 更改了面板彎曲強度的定義(見3.1、4、6.2、9.3,2005年版的3.1、4、6.2、9.3);
b)增加了表觀彎曲強度、表觀彎曲模量的使用、定義、參考標準及計算(見第1章、3.5、3.6、6.5、8.7和9.8);
c)增加了面板名義厚度的定義和相關測量方式(見3.7和8.2);
d)更改了試樣尺寸,改具體厚度為推薦厚度,寬度給出要求范圍和推薦尺寸,補充長度選擇說明
「見6.2、6.3、6.4c),2005年版的6.2、6.3和6.4.3];
e)更改了速度的描述,給出了改變試驗加載速度的原則(見8.4,2005年版的5.6);
f)增加了試樣失效模式代碼(見表1);
g)刪除了分級加載(見2005年版的8.5);
h)刪除了使用泊松比計算抗剪慣性矩的公式[見2005年版的9.5的式(9)];
i)增加了面板的厚度來源、試驗速度等試驗報告內(nèi)容(見第10章)。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中國建筑材料聯(lián)合會提出。
本文件由全國纖維增強塑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9)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上海玻璃鋼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上玻檢測有限公司、常州天馬集團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廠)、威海維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風科創(chuàng)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浙江聯(lián)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玻鋼院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旭、王冬生、宣維棟、劉虎威、李陽陽、雷偉鋒、彭興財。
本文件于1978年首次發(fā)布,1988年第一次修訂,2005年第二次修訂,本次為第三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