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設備也是躺在實驗室的一項重要資產(chǎn),但這些資產(chǎn)由于不會被一直使用,因此他就成為了一個帶有閑置屬性的資源。對此,將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開放出來與社會共享的想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不過,雖然自2014年以來,“儀器共享”頻頻出現(xiàn)在國務院文件中,國家也連續(xù)出臺相關指導文件,要求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但一些或地性政策遲遲不見出臺,從而也就延遲了儀器設備共享項目的真正實施。不過,據(jù)官方公開數(shù)據(jù)可知,近日合肥為此拿出了以下三大可行政策。
一、建平臺讓儀器聚起來
搭建合肥市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著力將分散在高校、科研院所、專業(yè)檢測機構、第三方檢測公司等單位中的科學儀器設備入網(wǎng)集中管理。截至2021年6月底,共享平臺已與中科大、合肥物質院等101家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收集1702臺(套)科學儀器設備信息,總價值13.19億元,涉及分析儀器、計量儀器、物理性能測試儀器等十大門類。
二、出政策讓儀器用起來
圍繞科學儀器設備供需雙方,構建形成省市聯(lián)動的激勵政策,著力提高科學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對提供儀器設備共享服務的單位,按其出租儀器設備年收入的2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對租用納入共享范圍儀器設備的單位,按年租用支出的20%給予最高200萬元補貼。截至目前,合肥市累計有186家(次)單位申報獲得省共享儀器服務補助7539.89萬元,對1414家(次)單位進行市級租用共享儀器補貼2945.21萬元。
三、促開放讓儀器動起來
面向長三角G60科創(chuàng)走廊,累計開放共享單臺套原值在30萬元以上的科學儀器設備928臺(套)。以武漢、南昌、長沙、合肥四城市現(xiàn)有大型儀器設備為基礎,加快建設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子平臺,著力搭建形成互聯(lián)互通的跨區(qū)域共享平臺,目前平臺已完成驗收。
不過,最終儀器設備共享這個事情能否長久的發(fā)展下去,還要看儀器設備使用企業(yè)通過這種共享式租賃的方式是否能滿足自己的儀器使用需求,是否真的能夠省到錢,出租方自己的業(yè)務會不會受到影響,能否真的持續(xù)不斷的掙到錢,第三方是否真的有長期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