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發(fā)展自有品牌、塑造優(yōu)勢內容的前提,更是檢測工程質量、打造標桿工程的必備條件。那么,全球科學儀器生產制造能力又是怎樣的呢?
根據美國化學會(ACS)旗下的C&EN雜志(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之前曾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儀器公司TOP20排位名單可知,全球20家頂尖科學儀器巨頭中美國占8家、日本占有5、瑞士占2家,我國1家也沒有。
雖說這個報告已經是2018年的數據了,且是美國人的數據,不太準確,但也足以說明在科學儀器領域,尤其是頂尖科學儀器領域,我國和西方列國相比仍舊差距很大。那么,我國近期的科學儀器發(fā)展又是怎樣的呢?
窺其一點,方可知曉全貌,接下來就以高端精密測量儀器“坐標測量儀”為例來看一下我國近幾年的測量儀器進出口情況,然后就可以大致的明白我國頂尖科學儀器近年來的發(fā)展概況了。
2018年-2020年,坐標測量儀的年進口額分別為11.2億元、8.4億元、4.5億元。2018年,中美貿易戰(zhàn)打響,坐標測量儀經歷了兩輪對美加征關稅,其進口市場受到沖擊,2019年進口額較2018年降低了25.0%。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yè)都或多或少的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我國的坐標測量儀市場也因此受到沖擊,2020年的進口額僅達4.5億元,較2019年降低了46.1%。
從近三年的逐月進口額來看,2018年和2019年,我國坐標測量儀的每月進口額穩(wěn)定在0.5億元-1.0億元區(qū)間。2020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坐標測量儀進口市場幾乎停滯,隨著國內下半年疫情好轉,其每月進口額再次上升到0.5億元-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坐標測量儀的進口額出現(xiàn)了井噴式增長,主要原因系自美國、日本、德國的進口額增長較大,其進口額分別是4354.4萬元、7248.5萬元、8968.9萬元,較2018年同期分別增長了621.9%、363.0%、98.6%。
根據海關數據,近三年我國主要從德國、日本、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瑞士、韓國等地進口坐標測量儀。其中,原產于德國的坐標測量儀進口額遠高于其它地區(qū)。近三年,自德國進口的坐標測量儀金額達11.5億元,比排名第二的日本高出167.4%。
綜上可得,雖說我國目前的科學儀器還是主要靠進口,科學儀器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仍舊有很大的發(fā)展差距,但從最近幾年我國科學儀器的進口量來看是每年都在下降的,然而我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各項工程近年來發(fā)展又較為迅猛,這都說明我國的科學儀器已在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