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側免費下載PDF完整版標準文件:點我下載.pdf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G/T216-2007《小單元建筑幕墻》,與JG/T216-2007相比,除結構調(diào)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a)適用范圍中增加了瓷板、陶板、微晶玻璃板三種人造板材,并在相應章節(jié)中補充了對應內(nèi)容(見第1章、5.3.4、6.1.4、6.2.4、6.3.4、7.2.4、7.3.4、8.2);
b)增加了“小單元附框”“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的術語和定義(見3.1、3.2);
c)刪除了“小單元板塊”“小單元建筑幕墻”“空縫小單元建筑幕墻”的術語和定義(見2007年版的3.1、3.2、3.3);
d)更改了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的分類,并補充了標記方洪(見4.1、4.2);
e)增加了“通用要求”,將“材料”列入“通用要求”(見第5章,2007年版的第5章);
f)增加了對中空玻璃密封膠選用的要求(見5.2.1.3);
g)增加了對密封膠成分的要求(見5.2.1.4);
h)增加了對玻璃選用的要求(見5.3.1.2);
i)增加了對緊固件的材質(zhì)要求(見5.4.2);
j)增加了對金屬焊釘?shù)囊?見5.4.3);
k)更改了小單元附框與框架掛鉤搭接深度的要求,并更改了采取防脫落措施的表述(見5.5.2,2007年版的6.2.5);
l)增加了小單元附框與框架掛鉤配合處應設置防摩擦噪聲構造的要求(見5.5.3);
m)增加了玻璃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對與結構膠接觸的膠條材質(zhì)要求(見6.1.1.1);
n)增加了小單元附框截面厚度和長度的要求(見6.1.1.2、6.1.2.2、6.1.3.2);
o)增加了玻璃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對結構膠寬度和厚度的要求(見6.1.1.3);
p)增加了玻璃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對中空玻璃合片結構膠與附框粘接結構膠相對位置的要求(見6.1.1.4);
q)增加了玻璃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設置托條及墊塊的要求(見6.1.1.6、6.1.1.7);
r)增加了金屬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面板與小單元附框的連接要求(見6.1.2.1、6.1.2.3、6.1.2.4、6.1.2.5);
s)增加了金屬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加強肋的設置要求(見6.1.2.6);
t)增加了石材小單元建筑幕墻構件面板與小單元附框的連接要求(見6.1.3.1、6.1.3.2、6.1.3.3);
u)更改并簡化了物理性能要求的內(nèi)容(見6.4、7.4、8.4.2);
v)更改了檢驗類別(見8.1)、檢驗項目(見8.2);
w)增加了分類示意圖(見附錄A)。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
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建筑制品與構配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山盛興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ⅡJG/T 216—2024研究院有限公司、廣東省建設工程質(zhì)量安全檢測總站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墻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馮國敏、姜清海、毛伙南、井清濤、崔傳芹、劉會濤、郝偉、廖拓、竇鐵波、王振西、范旭、潘冬。
入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2007年首次發(fā)布為JG/T216-2007;
——本次為第一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