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向陽紅10”船進入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工作區(qū),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的科考調查工作正式開始。此次航行的目的地是西南印度洋洋中脊,任務則是通過多種器設備更好的探測深海熱液活動,打開地球深部的窗口。
海底攝像綜合熱液異常探測拖體
第一個被投入海洋的勘查設備叫做“海底攝像綜合熱液異常探測拖體”??瓶即ㄟ^一根長長的鎧裝光纜拖著這個設備在兩三千米深的海底“跑”,探測是否存在熱液異常。
拖體上安裝的高度計和可以分別感知設備距離海底和海面的距離。船上的科考隊員通過實時傳回的錄像和設備離底高度數據來控制光纜的收放,以保證海底攝像拖體在離海底3到5米的距離工作,實現(xiàn)理想的成像效果。
海底攝像拖體中最主要的探測裝備是一個海底照相機和一個海底攝像機。除此之外,海底攝像拖體上還會加掛多種傳感器,來探測海水的異常情況。他們通過拍照、錄像來了解海底的情況,再通過其他傳感器來輔助探測熱液活動跡象。
第一條測線長度約40公里,設備預計將在海底探測20個小時。整個航段中,海底攝像拖體計劃完成總長度約180公里的勘查,是該航段的“主力”勘查設備之一。
“潛龍二號”水下自主機器人(AUV)
作為無人無纜水下機器人,AUV不需要任何光纜拖著,便可自主在海底執(zhí)行任務。
下水之前,AUV組科考隊員提前把勘查任務在計算機上制作成“使命”輸入AUV。這樣它在下水后就以完成“使命”為己任。AUV的嘴部安裝了一個前視聲吶避碰系統(tǒng),再輔以高度計等裝置,可以對前方復雜的地形環(huán)境以圖像形式進行感知。另外它還搭載了可以探測海水溫度、鹽度、濁度、甲烷含量、磁場等指標的傳感器,以及一部海底照相機。
AUV同時兼?zhèn)錈嵋寒惓L綔y、高精度微地形地貌探測、高精度近底磁力探測和海底照相功能,探測功能相對也更加簡單。
除了海底攝像綜合熱液異常探測拖體和水下機器人之外,“向陽紅10”船還攜帶著瞬變電磁儀和電視抓斗等設備,可以更好的對海洋進行探測。
據了解,本航次中,“潛龍二號”AUV將在第二、三航段在十幾個調查區(qū)塊進行下潛作業(yè),完成300平方公里的微地形地貌探測、水體異常探測、磁力探測任務,為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查與評價及典型熱液區(qū)相關科學問題研究搜集數據。對超短基線定位模式、無船值守、探測傳感器模塊化搭載等技術進行初步驗證。此外,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制的“海翼”水下滑翔機也將開展首次西南印度洋海域試驗性應用。